重塑越南社会经济区:合并后的展望

可用语言

越南社会经济区的地图正因省份的合并而被重新塑造,此举有望打造更强大的发展走廊,增强区域互补性,并提升竞争力。本文探讨了其对工业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力以及全球供应链整合的潜在影响,为企业提供了越南不断变化的经济格局中新兴机遇的概览。


注释:
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正式的法律文件最终确定越南经济区域的重组方案。因此,本文的分析仅基于《第81号决议》(Resolution 81)和《第60号决议》(Resolution 60)中所阐述的方向性规划与政策意图,主要反映政策导向及未来发展预期。

越南位于亚太地区的战略核心位置,濒临即南中国海,海岸线漫长。该国既是老挝、柬埔寨东北部及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也是连接中国与东盟(ASEAN)的桥梁。

最初,根据《第81号决议》(No. 81/2023/QH15,简称“Resolution 81”)——即《2021–2030年国家总体规划(远景至2050年)》——越南被划分为六大社会经济区域,山区与沿海地区之间界限分明。

而2025年4月12日颁布的《第60号决议》(No. 60-NQ/TW,简称“Resolution 60”)则标志着重大转折:该决议批准了全国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将原有的省市整合为 34个省级行政单位。新的规划框架将山区与内陆省份与沿海地区合并,以更好地整合区域资源,构建互补型发展路径,促进区域间协同与联动发展。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规划方式,越南希望在行政重组后实现更具活力的经济增长。

在此次省级合并后,越南的六大社会经济区域不仅在地理边界上经历深刻变化,也在内在潜力和功能定位上迎来重塑。这一重组为区域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本文将探讨各区域的重组情况,评估其经济前景,并为企业提供洞察与参考,帮助其把握越南快速演变市场中的新机遇。

北部山地平原地区

在最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北部中山区与丘陵地区(Northern Midlands and Mountainous Region)现由九个省份组成:太原省(Thai Nguyen)、高平省(Cao Bang)、奠边省(Dien Bien)、宣光省(Tuyen Quang)、富寿省(Phu Tho)、莱州省(Lai Chau)、安沛省(Yen Bai)、谅山省(Lang Son)和山罗省(Son La)。

尽管自然面积有所缩减,该地区仍是越南面积最大的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33%以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稀土资源。

由于地处中国南方经济走廊附近——该走廊聚集了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与科技中心——该地区在经济、政治、安全与外交层面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区位优势为建设开放型经济与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强劲潜力,尤其是在交通网络改善的背景下。

该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包括煤、铁、铅、锌、铜、磷灰石、黄铁矿、石灰石及用于生产水泥、砖块、耐火材料等工业产品的黏土。稀土矿主要集中在莱州省(Lai Chau)、老街省(Lao Cai)和安沛省(Yen Bai),其中莱州矿区储量为全国之最,具备工业化规模开采条件。
然而,山区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薄弱以及技术劳动力不足,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使其在全国六大区域中外资吸引力仅位列第 5。同时,该地区各省的贫困率依然偏高,人口密度较低。

外商直接投资(FDI)主要集中在太原省和富寿省两地:

  • 太原省(Thai Nguyen):是全国智能手机生产中心,2022年产量达 1.0245亿部,占越南全国总量的 70.5%,主要得益于韩国三星(Samsung)的重大投资项目;
  • 富寿省(Phu Tho):近年来吸引了纺织、可再生能源及电子领域的大型投资项目,包括日本 INOUE(投资额9000万美元)、中国 Yida(1.13亿美元)、Regent Vietnam(1.8亿美元)、中国 比亚迪(BYD)(2.69亿美元)及日本 VSUN(2亿美元)等。

总体来看,北部中山区虽面临地形与基础条件限制,但凭借资源禀赋与区位潜力,正逐步成为越南北部经济结构升级与产业多元化的重要支撑区。

红河三角洲

经过行政重组后,红河三角洲地区(Red River Delta)由原来的11个省份整合为6个地方行政单位,包括河内市(Hanoi)、海防市(Hai Phong)、永福省(Vinh Phuc)、北宁省(Bac Ninh)、兴安省(Hung Yen)、广宁省(Quang Ninh)和河南省(Ha Nam)。

该区域还纳入了北江省(Bac Giang),预计这将提升地区在电子、物流及高科技制造领域的竞争力。该地区拥有通往海防和广宁的国际深水港口,便利了国内外贸易往来。

红河三角洲现有人口约 2,6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23%,区域面积约 23,938平方公里,是越南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熟练的劳动力以及活跃的民营经济,该地区在企业数量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均位居全国第二。

重组后的制造业格局依然保持了原有的强劲势头,但产业重心更加聚焦,具体如下:

  • 北宁省(Bac Ninh):与北江省合并后,面积扩大至超过4,700平方公里,人口达340万,拥有30多个工业园区,是越南北部工业园区密度最高的省份。该省是全国电子与半导体供应链的核心,汇聚了三星(Samsung)、富士康(Foxconn)、安靠(Amkor)、Hana Micron、佳能(Canon)、歌尔(Goertek)与立讯精密(Luxshare)等全球领先企业;
  • 海防市(Hai Phong)与兴安省(Hung Yen):分别以 12.4亿美元 与 11亿美元 的新增注册资本位居全国FDI第三与第四;
  • 河内市(Hanoi)与广宁省(Quang Ninh):分别录得 2.732亿美元 与 1.813亿美元 的外资。

该地区已迅速崛起为越南的高科技制造与物流中心,吸引了三星、LG、现代(Hyundai)、斯柯达(Skoda)、富士胶片(Fujifilm)、富士康、歌尔及安靠等大型跨国投资者。全球科技企业的集聚正在形成强大的产业生态效应,吸引更多供应商与合作伙伴进驻,进一步巩固红河三角洲作为越南乃至东南亚顶级投资目的地的战略地位。

北中部和中部沿海地区

合并后,北中部及中部沿海地区包括八个地方行政单位:清化省(Thanh Hoa)、乂安省(Nghe An)、河静省(Ha Tinh)、广治省(Quang Tri)、承天顺化省(Thua Thien Hue)、岘港市(Da Nang)、广义省(Quang Ngai)和庆和省(Khanh Hoa),同时还纳入了崑嵩省(Kon Tum)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26%,是越南面积第二大的地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约为 560.9亿美元。该地区拥有越南最长的海岸线,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然而,它仍面临若干挑战,包括频繁的自然灾害(如台风与洪水)、沿海与西部山区之间显著的发展差距,以及东西向交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等问题。

据 Savills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地区在制造与加工产业领域吸引了 20个外商直接投资(FDI)项目,覆盖广南省(Quang Nam)、广义省、广治省、承天顺化省及岘港市。投资者不仅来自新加坡、日本和台湾,也包括美国和欧洲,显示出投资来源的多元化趋势及市场信心的提升。

该地区的重点发展城市和省份包括:

  • 岘港市(Da Nang):岘港已成为吸引外资(FDI)的领军城市,落地了多个大型项目,例如 IPTP Networks 投资2亿美元的 AIDC DeCenter 数据中心、8,000万美元的半导体 Fab-Lab 项目,以及 Dentium 投资1.77亿美元的 ICT VINA III 制造工厂。展望未来,岘港将通过岘港自由贸易区(FTZ)、岘港国际金融中心(IFC)以及连桥深水港(Lien Chieu Deep-Sea Port)等战略项目,以及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实现显著转型。这些发展将带来城市扩张、产业增长和物流服务的重大机遇;
  • 承天顺化省(Thua Thien Hue):顺化正崛起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高等教育、优质医疗、港口服务及国际金融的区域中心;
  • 广义省(Quang Ngai):该省正成为石化、能源及海洋旅游的重要基地。

整体来看,这些优势凸显了该地区作为越南新兴增长引擎的地位,融合了海洋经济、工业、服务业及国际投资等多重发展动能。

中央高原

越南的中部高原(Central Highlands)包括嘉莱省(Gia Lai)、得乐省(Dak Lak)和林同省(Lam Dong)三个省份。该地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区域,约有78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但面积辽阔,达47,983.11平方公里。
此次区域重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部高原的多个省份已与沿海地区合并,从而形成山地、森林与海洋的直接连接。专家指出,这种一体化布局有助于中部高原克服山地地形带来的封闭性,同时开辟新的发展机遇。

中部高原重组后的主要亮点包括:

  • 嘉莱省(Gia Lai):预计将为加工产业提供原材料与能源,其出口可通过海港、两个机场及连接中南半岛地区的边境口岸实现;
  • 林同省(Lam Dong):可通过藩切港(Phan Thiet Port)出口农产品,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 平顺省(Binh Thuan)与宁顺省(Ninh Thuan):这些沿海省份可借助中部高原的资源,推动本地工业发展。

整体而言,这些区域联动构建了一个紧密衔接的区域生态体系,强化了高原与沿海之间的互补与协同发展。

东南地区

东南地区目前包括胡志明市(HCMC)、同奈省和西原省。

尽管省份数量已减半,但该地区在人口和面积上都有所扩大,尤其是湄公河三角洲的隆安省与同奈省合并。该地区总面积达 28046 平方公里,人口达 2174 万,是全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也是越南最高的,占全国 GDP 总量的 31%(约 1372.6 亿美元)。

该地区的优势在于其深厚的劳动力储备、一体化的供应链、成熟的配套产业、靠近主要海港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这些优势支撑着其作为越南主要经济引擎的地位。

2025 年前八个月,东南部地区继续展现出强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力,胡志明市外资流入达 13.5 亿美元,同奈省达 9.9 亿美元,太平省达 7.673 亿美元。这一表现凸显了该地区作为国际投资者黄金目的地的地位,即便在行政重组期间也是如此。工业集群集中在电子、家具、机械、纺织和包装等领域,而主要的全球投资者包括英特尔、雀巢、可口可乐、晓星、博世、铃木、东芝、乐高和潘多拉。

胡志明市超级大都市

值得注意的是,当头顿和平阳并入胡志明市后,这座扩大的城市预计将成为面积超过 6770 平方公里、拥有近 1400 万居民的超级大都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合并后,胡志明市将拥有越南近三分之一的海港,港口容量是目前的 2.5 倍,将成为全国港口系统最庞大的城市。该市还将拥有头顿的西贡 - 头顿深水港,这是越南最大的港口,全球排名第 19 位,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国首要海事和物流门户的地位。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现由五个省组成:芹苴市、安江省、永隆省、同塔省和金瓯省,面积约为 6700 平方公里,人口约 1680 万。

行政合并之后,该地区大多数省份将直接通海。曾经被视为内陆省份的芹苴、安江、同塔和永隆等省,如今也将拥有沿海土地。专家指出,这一转变开启了国际贸易的大门,并为渔业、水产养殖、可再生能源、海滨旅游以及海滨工业园区的建设等海洋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

湄公河三角洲已被公认为越南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首要中心,随着物流和互联互通的持续改善,以及政府对海上风电开发的大力支持,该地区有望实现加速增长。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和农工业领域,而诸如中南集团、越南汽车集团、沃旭能源、来宝国际和嘉吉等主要投资者继续巩固其在国内和国际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重要的是,湄公河三角洲扩大了沿海通道,加强了其与东南亚地区和红河三角洲的经济联系,确保了更深入地融入国家供应链,并增强了越南与全球市场的连通性。

要点

在越南经历这一转型的过程中,该国将从更强大的区域互补性、更高效的治理以及在全球舞台上更强的竞争力中获益。随着每个地区形成独特的经济特征,越南正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下一阶段做好准备。鼓励投资者抓住这些机遇,并利用不断变化的格局,在越南充满活力的市场中扩大影响力。

如需制定越南战略方面的支持,请与我们在当地的专家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