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外籍劳工医疗保险新规正式生效

可用语言

自2025年7月1日起,新加坡人力部(MOM)修订后的外籍劳工医疗保险框架正式实施。此次升级是加强工作准证(Work Permit)和S准证(S Pass)持有者保障的第二阶段改革,旨在为劳工与雇主构建更公平的医疗体系。新规推出按年龄差异化保费、医院直付机制以及标准化免责条款三大变革,全面重构医疗支付与服务获取方式。

2023年首阶段改革与本次新规衔接

本次改革延续2023年7月首阶段措施——当时已将最低年保额提升至6万新元/人。现行模式下,保险公司承担超过1.5万新元索赔金额的75%,雇主共同支付剩余25%。新版条例保留了这一成本分摊结构,在维持核心财务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新增保护措施并优化操作流程。

适用范围扩大

新规涵盖建筑业、海事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所有工作准证与S准证持有者,外籍家政人员也被纳入保障范围(就业准证持有者不受影响)。2025年7月1日及之后签发或续签的保单均需符合新标准。

年龄差异化保费机制

保险公司须按两大年龄区间设定保费:50岁及以下劳工与50岁以上群体。该调整基于不同年龄层的医疗风险特征,使保费更贴合实际医疗需求。年轻劳工月保费可能下降,高龄群体费率虽略有上浮,但能获得更精准匹配的长期保障。政策在平衡风险与成本的同时,确保医疗可及性不受影响。

医疗费用直付模式

新规要求保险公司对承保治疗项目实行医院直付,雇主与劳工无需垫付后再申请报销。索赔获批后立即启动直付机制,既缓解经济压力又避免治疗延误。对劳工而言,紧急住院时无需担忧自付费用或复杂报销流程;对雇主则简化了理赔程序,更符合人力部合规要求。

统一免责条款

人力部现要求所有保单采用标准化免责条款,取代此前各保险公司自行设定的模糊条款。新标准严格限制免责范围,提升条款一致性与透明度,有效防止突发拒赔情况,增强保险体系公信力。雇主或劳工在比选保险方案时也将获得更清晰的参照标准。

外籍劳工当前应对措施

劳工应主动确认:

  1. 现有保单是否符合新规(2025年7月前签发的保单在续约前仍沿用旧条款)
  2. 自身所属年龄保费区间
  3. 保险公司直付流程细则
  4. 标准化免责清单内容